据了解,福建宏旺项目一期投资约23.5亿元,占地面积558亩,主要生产200、300、400系列精密不锈钢板带和各种彩镀装饰板材等产品。一期年产能100万吨,产值超过100亿元。二期规划新增产能100万吨,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作为宏旺投资集团与福建青拓集团股权合作、原料直供、资源共享的大型冷轧项目,依托在原料、设备、技术、成本、海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将为华南、华东地区提供最优品质、最惠价格的全系列不锈钢冷轧产品。
在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福建宏旺不锈钢冷轧项目生产车间内,机械隆隆作响,工人们有序操作,一卷卷不锈钢卷带正在不断下线。该项目年产70万吨连轧连退生产线于9月30日试投产,经过10多天的试产,该产品质量已经达到肇庆宏旺五连轧标准,于10月12日开始正式生产成品。
近年来,我市积极把握国内重化工业加速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集聚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要求,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今年1至9月,我市冶金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619.02亿元,增长22.8%,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13.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7.8%,已成为我市发展速度最快、产值最大的产业。
科学规划,深入实施有效推动
“宁德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深水岸线、滩涂、淡水、电力等资源优势,是布局临港重工业的理想选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国务院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环三都澳区域定位为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临港产业集聚区和海峡西岸东北翼新的增长极;2013年,我市编制的《宁德市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发展规划(2013—2020)》获得省发改委、经贸委正式批复。
为推动我市冶金新材料产业科学有序快速发展,《规划》提出要遵循“科学、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明确打造全国重要的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生产基地、贸易流通和研发设计中心的“一基地、两中心”发展定位;提出力争到2025年,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贸易服务等于一体的冶金新材料全产业链体系的“百千亿,三跃升”发展目标;形成了依托宁德中心城市,以蕉城(漳湾)、福安(湾坞)为核心,延伸带动古田、寿宁、柘荣、福鼎、霞浦等地区的“一中心两片区两延伸”空间布局;实施“近中远期,三步走”建设步骤;强化“准入、监管、治理”三重环保措施。
同时,我市提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实现不锈钢粗钢产量350万吨,不锈钢制品深加工能力100万吨,下游深加工产业年产值300亿元。到2020年,实现不锈钢粗钢产量550万吨,不锈钢制品深加工能力300万吨,下游深加工产业年产值1000亿元。到2025年,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贸易服务等于一体的冶金新材料全产业链体系。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承接台湾、长三角不锈钢产业转移,我市不锈钢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鼎信系列、联德等重大不锈钢项目以及甬金科技、宏旺冷轧、浦众制品等下游延伸加工项目均列入近几年的省重点项目计划盘子,省里还将青拓实业不锈钢新材料作为省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予以推进,不锈钢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龙头带动
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市始终秉承“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环保一点”的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引进高效益、高技术、示范带动强的高端特种不锈钢生产及下游精深加工企业项目。此外,还出台了产业龙头促进计划,重点培育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等3个千亿龙头产业。
青拓集团、福建联德等不锈钢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宁德,使我市冶金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鼎信系列项目投产后,相继引来了甬金200万吨精密不锈钢带、宏旺200万吨不锈钢冷轧等两个大项目,并辐射带动霞浦牙城、古田大甲、杉洋等地不锈钢深加工的发展。现已具备年产400万吨不锈钢坯、热连轧卷带及棒线材和200万吨冷轧不锈钢带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了200系列、300系列等不锈钢冶炼以及下游深加工配套的不锈钢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行业龙头企业青拓集团、福建联德均采用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回转窑-矿热炉(RKEF)冶炼工艺技术。采用该工艺后,单位能耗比传统工艺减少40%左右,从原料投放直到产品出炉的全过程处于全封闭状态,既节约能耗又大幅减少粉尘和废气排放。青拓集团还将RKEF技术与不锈钢精炼技术紧密结合,实现铁水热装热送直接生产不锈钢,同时将连铸坯热送到热轧线上,减少了冷坯(料)的再次加热工序,实现两次热装热送,再次节约能耗和减少粉尘、废气排放,此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规划》实施近两年来,我市已成为全省三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基本达到产业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201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8家、从业人员2.07万人,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7家,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3家,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
规模初显 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如今,冶金新材料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近三分之一,以福安、蕉城、福鼎、霞浦、寿宁、柘荣、古田为主要集聚区,产品涵盖不锈钢、铁合金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市冶金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99.7 亿元,增长33.2%,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17.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1%。
随着冶金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宁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正日益转化为产业后发优势。青拓集体、福建联德等龙头企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不仅吸引了宏旺、甬金等一批中下游产业链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更是大大带动了我市港口开发、现代物流和城市发展等。
建成疏港公路3.3公里,改造提升道路10.8公里,在建6.6公里;建成鼎信5万吨泊位码头1个,1万吨泊位码头3个,在建有圣农物流10万吨泊位码头、鼎信12、13号5万吨泊位码头……在福安市湾坞半岛,随着鼎信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该半岛基层设施加快建设,物流、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湾坞工贸区将成为我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板块。
目前,项目建设直接带动结业达30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产业就业将近1万多人;当地农民从事宾馆、超市、餐饮、运输等商贸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达到6000多人,有力促进了农民转产就业、增收致富。2014年,福安市湾坞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3元,比2009年的5786元增长115.9%。
当前,青拓集团在已有200系列、300系列不锈钢生产基础上,正在推进不锈钢新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年产400系列、300系列、取向硅钢、优质特钢结构板650万吨,将新增工业产值550亿元,吸纳7000多个就业人员;福建联德项目1、2条产线已进行入料调试,3、4条产线处于建设期,预计今年年底可建设完成;宏旺一期、甬金一期于近期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40亿元……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